文章首发于公众号——世界牛肉指南
在国内庞杂的牛肉语境中,大米龙=大黄瓜条,小米龙=小黄瓜条,他们统统来自牛后腿外侧,一个叫做粗修米龙(Silverside)的地方。
© MLA
粗修米龙处在臀部与腿部之间,属于牛的活动频繁区域,以瘦肉为主,肌肉纤维粗糙。外侧裹有较厚的筋膜与结缔组织,一般都会去除。
精修后的粗修米龙
在商超我们基本不会看见这样一大块肉。
-
在粗修米龙中可以分割出我们非常耳熟但不能详的大米龙和小米龙。
▼
大米龙 AKA大黄瓜条/外侧后腿肉/扁平肉
Outside Flat/Bottom Round (Flat)/Outside Round(Flat)
大米龙是一块不规则扁平状的切块,外侧包有筋膜。价格实惠,拥有良好的牛肉味,较瘦。
精修前&精修后
如果不经过低温慢煮或者逆纹切成薄片、小块儿,可能会很坚韧。
小米龙 AKA小黄瓜条/后腿眼肉
Eye (of) Round
小米龙是一块类似圆柱形的的切块,注意要和里脊进行区分。同样来自粗修米龙的小米龙也是极瘦,价格适中,有很好的的牛肉味,但缺乏嫩度。
精修后的小米龙和切块
小米龙最好慢慢煮(烤或炖),切成薄片。如果处理得当,也可以用于便宜的牛排。
-
等级较高的大米龙,比如和牛大米龙,通过直接切片可以做出大片的薄肉片。用于火锅,涮涮锅,寿喜烧等,但注意要和肌肉纤维成直角切割,改善嫩度的同时也比较美观。
澳大利亚和牛大米龙M8-9
筋肉较多的部位可以切方块做炖煮熬汤。
一锅牛肉汤,加入生姜、洋葱、红枣作为底料,配上几方豆腐,胡萝卜,让他们在砂锅中慢悠悠的滚动,出锅前撒上一把葱花和香菜,汤鲜肉香,温暖且不油腻,一身寒气迅速散开。
红烧牛肉,要先放入冰糖进行熬糖,把“健壮”米龙在锅中爆炒到略带焦黄,加入卤料,爆香,放水大火烧开,撇去多余的牛油,鲜美四散开来,再加入萝卜或者土豆,转中火烧个二三十分钟,即可出锅。牛肉落入口中,瘦肉紧致有弹性,油润的嘴巴来不及擦拭,一勺热气腾腾的配菜,啊呜一口下肚,是冬日里绝佳暖身法宝。
当然这两块肉也可以被切成后腿肉牛排和后腿眼肉牛排,但在国内基本没什么人吃,因为其太瘦、嫩度差,油脂香更少,所以并不是牛排的最佳选择。即使是和牛,在嫩度上基本也不必抱什么期望。
和牛小米龙
但如果你对嫩度要求不高,这块肉脂肪含量低、价格实惠做为日常牛排食用,也非常不错。在烹饪时,需要注意进行嫩化和调味。
嫩化最简单的办法是我们可以用家里的叉子在牛排上深深的刺几下,也可以用嫩肉锤去敲。
将酸橙汁、盐、大蒜粉、黑胡椒调配在一起腌料,保证牛排完全侵入其中,冷藏个30分钟左右,增加这块肉的香气。
还有一点很重要,对于这样一块没有什么油脂的牛排来说,三~五分熟就好,不然吃起来真的有点“雪上加霜”的意味。
- End -
TEXT&PHOTO:Cora/世界牛肉指南DESIGN:Cora/世界牛肉指南
CONTACT US | 合作請聯繫cora_zhang@outlook.com
未經授權請勿轉載,違者追究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