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,以暴力、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,构成抢劫罪。一般情形下,抢劫犯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不过,如果存在一些法定的加重情节,处罚会更重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这些加重情节如下:
入户抢劫的,这里“入户”是指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实施抢劫。比如闯入别人家中抢劫。
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,像在公交车、地铁、长途客车等正在运营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。
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,这就是直接针对银行、信用社等存放大量资金的金融场所抢劫。
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,“多次抢劫”一般指三次以上抢劫;“抢劫数额巨大”的标准,各地会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有所不同。
抢劫致人重伤、死亡的,这种情况是抢劫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甚至失去生命。
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,即假冒军人或警察身份进行抢劫。
持枪抢劫的,“枪”指的是真枪,使用枪支进行抢劫严重威胁被害人安全。
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、救灾、救济物资的,这些物资有特殊用途,抢劫这类物资危害极大。
总之,具体对抢劫犯的量刑,要综合案件各种情况,依据法律规定来判定。
相关概念:
入户抢劫: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实施抢劫行为。
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:在正在运营的供公众乘坐的交通工具上实施抢劫。
抢劫金融机构:对银行等专门从事金融业务、存放大量资金的机构进行抢劫。
多次抢劫:实施三次及以上抢劫行为。
抢劫数额巨大:达到当地根据经济情况规定的抢劫财物价值较高的标准。
抢劫致人重伤、死亡:抢劫过程中导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的结果。
冒充军警人员抢劫:假冒军人或警察身份实施抢劫。
持枪抢劫:使用真枪进行抢劫。
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、救灾、救济物资:抢劫具有特殊用途的物资。
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